工業模溫機在日常使用中,對導熱油循環加熱器進行良好的維護和保養,對于確保其性能、延長使用壽命以及保障安全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具體的維護和保養措施:
一、加熱系統維護
電加熱方式維護
定期檢查加熱管:在設備停機且冷卻后,定期(建議每 3 - 6 個月)檢查電加熱管的表面是否有積碳、結垢或損壞。積碳和結垢會影響加熱效率,而損壞的加熱管可能導致短路等故障。如果發現有積碳或結垢,可以使用適當的清潔劑進行清理;對于損壞的加熱管,應及時更換。
檢查電氣連接:每月檢查一次電氣連接部分,包括電線、插頭、接觸器等。確保連接牢固,沒有松動、氧化或過熱變色的跡象。松動的連接可能會導致接觸電阻增大,引發發熱甚至火災;氧化的電線和插頭會影響導電性能。
測試絕緣性能:每半年使用絕緣電阻表測試加熱管和電氣系統的絕緣電阻。絕緣電阻應符合設備的規定值,一般要求不低于 1MΩ。如果絕緣電阻過低,可能存在漏電風險,需要及時查找原因并解決,如更換絕緣損壞的部件。
二、循環系統維護
循環泵維護
檢查密封性能:每月檢查循環泵的密封處是否有泄漏現象。輕微的泄漏可以通過緊固密封件來解決;如果泄漏嚴重,可能需要更換密封件。密封不良會導致導熱油泄漏,不僅浪費能源,還可能引發安全事故。
檢查潤滑情況:循環泵的軸承等運動部件需要良好的潤滑。按照設備說明書的要求,定期(每 3 - 6 個月)添加或更換潤滑脂。潤滑不足會導致部件磨損加劇,縮短泵的使用壽命。
檢查運行聲音和振動:在設備運行過程中,注意傾聽循環泵的運行聲音和振動情況。異常的聲音或振動可能表示泵的葉輪損壞、軸承磨損或電機故障等。如果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機檢查并修復。
管道和閥門維護
管道檢查:定期(每 6 - 12 個月)對導熱油管道進行外觀檢查,查看管道表面是否有腐蝕、變形或泄漏跡象。對于輕微的腐蝕可以進行防腐處理;如果發現管道有泄漏,應及時修復或更換泄漏部分。同時,檢查管道的支撐和吊架是否牢固,防止管道因振動或重力作用而損壞。
閥門維護:定期(每 3 - 6 個月)操作閥門,確保其能夠正常開啟和關閉。檢查閥門的密封性能,對于泄漏的閥門,可以通過調整密封件或更換密封墊片來解決。定期清理閥門的內部結構,防止雜質堵塞閥門。
三、溫度控制系統維護
溫度傳感器維護
清潔傳感器探頭:每月清潔溫度傳感器的探頭,去除表面的油污、灰塵等雜質。雜質會影響溫度傳感器的準確性,導致溫度控制偏差。可以使用干凈的軟布或少量的清潔劑進行擦拭。
校準溫度傳感器:每半年或一年對溫度傳感器進行校準。可以使用標準溫度計或專業的校準設備,將傳感器的測量值與標準值進行對比。如果偏差超過允許范圍(一般為 ±1 - 2℃),需要按照設備說明書的方法進行調整或更換傳感器。
控制器維護
檢查控制器功能:定期(每月)檢查控制器的各項功能,如設定溫度、控制模式、報警功能等是否正常。可以通過模擬溫度變化來測試控制器的響應情況。如果發現控制器出現故障,如無法正常調節溫度或報警功能失效,應及時維修或更換。
清潔控制器內部:每 6 - 12 個月,在設備停機且切斷電源后,打開控制器外殼,使用干凈的壓縮空氣或小毛刷清理內部的灰塵。灰塵積累可能會導致控制器短路或接觸不良等問題。
四、導熱油的維護
定期檢測導熱油品質
每 3 - 6 個月取導熱油樣品進行檢測,主要檢測指標包括酸值、粘度、閃點、殘炭等。酸值升高可能表示導熱油發生了氧化或水解反應;粘度增大可能影響導熱油的流動性和傳熱效率;閃點降低會增加火災風險;殘炭增加說明導熱油中有較多的雜質和結焦傾向。如果發現導熱油的品質不符合要求,應及時采取措施,如進行過濾、再生或更換。
及時補充和更換導熱油
定期檢查導熱油的液位,當液位低于限度時,應及時補充同型號的導熱油。在補充導熱油時,要確保導熱油的質量符合要求,并且要緩慢加入,避免混入空氣。根據導熱油的使用壽命和品質變化情況,一般每 2 - 3 年或當導熱油的質量指標嚴重超標時,應考慮更換導熱油。在更換導熱油時,要清洗加熱器和循環系統,去除內部的污垢和殘留的舊導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