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現狀
過去循環冷卻水是以設計為主體,從收集循環冷卻水系統資料起至水系統設計,設備訂貨,現場施工,調試開車,設計單位全部參與,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以設計負全責的模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現在是業主——設計——水處理公司三位一體的建設模式,即由業主通過招標的方式選擇水處理公司,而后設計單位再根據水處理公司提供的水處理方案進行設計。因為水處理公司是專業公司,掌握循環冷卻水處理技術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此,更能有效的保證水處理效果。

存在問題
由于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是三方參與,必然會因為三方的立場、觀點不同而對問題的處理產生分歧,因此常常發生設計條件的反復修改,出現問題屢議不決,嚴重影響了工程進度和工程設計質量。下面我把《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規范》修訂過程中牽涉到的一些技術問題,簡要介紹如下:
a 循環水補充水水質條件 通常,設計單位對業主提供的水質資料,以陰陽離子的毫克當量平衡來校核其準確性,當分析誤差≤2%則合格。而當前國際單位中沒有毫克當量這個單位,而是制定了以摩爾為單位。什么是摩爾? 摩爾(mol)表示一個系統的物質的量,該系統所包含的基本單元數與0.012kg碳-12(12C)的原子數相等。
在使用摩爾時,必須指明基本單元,它可以是分子,原子、離子以及其它基本單位,或這些單位的特定組合。 已知1個C原子的質量是1.993×10-26kg,所以1mol 12C所含的碳原子數目為: 因為任何一個克原子、分子、離子、電子基本單元都包含6.02×1023個基本單位,這個數即稱為阿佛加德羅常數。 換句話說,某物質所含有的基本單元數為阿佛加德羅常數的多少倍,即是多少摩爾n,n可由下式計算: 對這一問題,所以要詳細的介紹,原因是在這個單位上有許多錯誤觀點。 a業主提供的水質分析資料,有一些是以物質(離子)的摩爾量來平衡,這是錯的,應當以物質(陰陽離子)所攜帶的電荷量來平衡。
b含磷排水的處理 由于目前循環冷卻水處理配方中,絕大多數均含有一定數量的磷組分,因此循環冷卻水系統排污水的磷含量超標,導致江河湖海富營養化,赤潮、藍藻大量孽生,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后果是非常可怕的。雖然現行《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規范》中對排水水質指標作出了嚴格規定,但是現實的循環冷卻水系統無一進行處理,其中主要問題是經濟問題,技術上不存在問題。那么如何來算經濟帳,這就要求我們站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上,不是只算本單位的經濟帳,而是要從全社會的角度算帳,要為全民族和子孫后代著想,這個問題就好解決了。
c 預膜水處理 預膜水中的污染物數量,更是大大的超標。因為預膜水的排放是間斷性的,開車、檢修基本上是一年一次,這就更增加了它的處理難度,現實的情況也是不經處理直接排放。
d 旁濾設施 現行規范和修訂規范對旁濾量的規定均為1~5%,但是考慮到有些多塵地區的企業反映,旁濾量不足,所以增加了多塵地區或灰塵指數偏高地區可適當提高。 目前旁濾設施多采用無閥濾池或機械過濾器,據有些廠家反映,過濾效果不佳。分析原因可能是低濁度的條件下,懸浮物膠體的顆粒很微小,單純的篩分過濾不易去除,規范說明中建議投加混凝劑。 過濾器的型式可選擇多樣化,有的企業(濟南煉油廠)將無閥濾池改為以色列管道過濾器,但效果不佳,最后改為浮盤式纖維過濾器,電動控制,進水濁度7~8°,出水3~5°。
e關于水泵的凈正吸入水頭 這不是本規范的范圍,但是這是水處理設計中以前存在的問題。過去選泵,只要滿足水位超過泵頂20cm即可啟動運行,這一概念是不夠準確的,對于小型離心泵,常溫水體,一般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對大型立式離心泵、軸流泵,特別是熱水泵一定要計算凈正吸入水頭,該值一定要大于水泵樣本的氣蝕余量。
現存問題如何解決措施
a 應盡快制定一些有關工程建設各方責任的規范或規定,理順各方的關系。
b加快推進無磷、無有害金屬水處理配方。目前已有一些廠家聲稱握有無磷水處理配方,但當水處理設計上推薦時,卻又給不出具體數據,這說明無磷水處理配方還不成熟,據我們了解國際上比較的水處理公司,其無磷水處理配方也只適用于某些水質。 如果無磷水處理配方的成功推出,則上述兩大污染問題則可迎刃而解,所帶來的效益時非常巨大的。 建議這一問題,應當由水處理協會組織水處理藥劑生產廠家、用戶和科研單位一起攻克技術難關,我想這個問題的難度總比探月要簡單得多吧,集中社會力量,利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性,一定會很快的解決。
c 對現實的超標排污水的和預膜水,建議還是送污水處理廠處理。
更多水處理設備信息請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