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一次又一次地討論如何加強燃氣使用安全時,一個名詞開始頻頻出現在媒體的報道之中,并因此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那就是“*報警器”。有人甚至設想:假如小區居民在家中都安裝了燃氣報警器,假如燃氣泄露時報警器能夠及時發出報警、提醒居民迅速采取措施,那么這些災難是否可以避免呢?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報警器還是一個新鮮的名詞。它到底具有怎樣的功能,是否真的能夠把住燃氣使用安全的大門?為何我們的廚房難覓其蹤影?慘痛的教訓能否讓被忽視的“安全衛士”盡早走進百姓家中?
燃氣就是可燃氣體,常見的燃氣包括液化石油氣、 人工煤氣、天然氣。隨著燃氣的廣泛應用,由于燃氣泄漏所引發的爆炸、中毒和火災事故也時有發生。燃氣報警器就是安裝在可能發生燃氣泄漏的場所,當燃氣在空氣中的濃度超過設定值,報警器就會被觸發報警,并對外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如果連接報警主機和接警中心則可聯網報警,同時可以自動啟動排風設備、關閉燃氣管道閥門等,保障生命和財產的安全,因此被稱為“安全衛士”。
燃氣報警器的核心是氣體傳感器,俗稱“電子鼻”。這是一個的電阻,當“聞”到燃氣時,傳感器電阻隨燃氣濃度而變化,當燃氣達到一定濃度、電阻達到一定水平時,傳感器就可以發出聲光報警。
*報警器,顧名思義,是安裝在各家廚房、用于防范燃氣泄漏的安全防護用裝置。*報警器在我國出現已經有十幾年歷史。很多家庭燃氣爆炸事件,都是在業主不知道房間充滿了泄露出來的燃氣、盲目動用電器開關而在瞬間引發的悲劇。燃氣中毒,也是因為泄漏出來的燃氣沒有引起人們注意,從而導致對人身體的傷害。如果有一個報警器,類似這樣的悲劇就可以大大避免。
由燃氣泄漏引起中毒、爆炸、火災往往會造成周圍房屋的損壞,并對周圍居民的安全構成威脅,可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因此,預防燃氣泄漏又絕不僅僅是自己一家人的事情。在涉及公共安全的這一事件上,就算某些居民不愿安裝燃氣報警器,那么其他各有關方是否有責任推動此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