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芝加哥9月20日消息,夏季充足的降雨受到美國玉米和大豆農戶的歡迎,但隨著求秋季收割推進,過多的降雨則成為不利因素,因其可以使當前以及以后的作物均處于危險之中。
美國目前正處于玉米和大豆的早期收割階段。接下來兩個月產量創紀錄本是板上釘釘的事,因為本季多數作物種植地區的雨量充足。
不過到了7月和8月,中西部地區的腹地降水卻似擰開了水龍頭一樣,主要生產州伊利諾斯州的降雨量創下30多年來同期。對于愛荷華州、明尼蘇達州和印地安那州等其他主要生產大州而言,大豆收割機價格這兩個月為同期有史以來最潮濕的月份。
過去一個月,密西西比河西部地區持續出現豐沛降雨。愛荷華州北方和內布拉斯加州東部的部分地區降雨量則是正常水平的兩倍。
再加上土壤不是那么干燥。自去年冬季以來中西部的整體土壤含水量非常高,盡管夏初之際恢復正常,但降水推動土壤含水量上個月重新回升至五年高位。
潮濕泥濘的土地使聯合收割機難以,或者無法進入田間收割。過于潮濕的天氣同樣不利于正在成熟期的植株健康、單產和品質。
**降雨風險**
和玉米相比,潮濕的天氣狀況對于大豆來說風險更甚,因為脆弱的豆莢很可能脫落,尤其在多重的潮濕和干燥周期內。的豆莢距離地面僅有數英寸,有很大的被埋沒的風險。
自從潮濕的土壤阻礙收割后,大豆的產量更易于受到影響,大豆收割機價格因為收割窗口非常短。已成熟的大豆滯留在田間的時間越長,農民們就更加焦慮。
而提到潮濕的天氣阻礙大豆收割,就不得不提仍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阿根廷近期收割。
作為第三大大豆生產國,阿根廷4月充斥著雨水,而此時正值全力展開收割之際。當月,多數主產區的降雨量至少是正常水平的150-200%,而部分地區更是達到300%。
各個機構預估的降雨給阿根廷大豆產量帶來的損失不一,但估值約為400萬噸。這相當于接近美國今秋產量預期的3.5%。
阿根廷的狀況只是一個個例。盡管如此,如果強降雨來得最不是時候,脆弱且對時間敏感的大豆產量損失可輕易累積。
已成熟玉米的狀況要更幸運一些,因植株遠高于地面,大豆收割機價格,但也易于受到莖腐病侵襲,甚至可能斷裂。
無論是因為降雨過剩,或者植株處于水坑中,如果雨水進入耳穗,則可能生病。而在今年生長季天氣主要潮濕的情況下,這種情況正越發成真。
**預報說...**
未來7天上中西部地區預計持續出現中雨,但10月天氣前景似乎更為關鍵,因其是美國玉米和大豆收割的主要月份。
上周,美國氣象預報中心(CPC)公布了其對于2016年10月降水的初步展望。中西部地區的西部部分地區以及大平原的降雨后期效果可能令農戶焦躁不安。
不過在僅是CPC對于10月降雨趨勢的初步預期,易于發生改變。在每個月的天,CPC更新預期,因此查看9月30日的報告變得較為重要。
收割難題以及單產和/或品質損失并不只是10月潮濕天氣可能造成的后果。如果下個月洪水泛濫,那么2017年玉米和大豆作物將面臨一場硬仗。
當收割期間土壤含水量飽和,那么進入田間的重型機械可壓實土壤。田間耕種可打破壓實的土地,但耕種只可在田間變干后進行。
如果冬季到來前土壤未能充分地干燥,那么緊實的土壤將持續到明年春季新作播種。夯實的土地會限制新播種的玉米和大豆根部穿透土壤的深度,導致根系較淺。
2009年便是如此,給2010年種植季帶來麻煩。大豆收割機價格2009年10月是很多玉米和大豆主產州潮濕的月份之一。冬季前土壤沒有機會干燥,而壓實的土壤成為2010年春季和夏季的顯著問題。
有趣的是,CPC在2009年9月的報告中最初并未預計秋季天氣多雨。只在月末的更新中提及,10月美國玉米作物帶的整個西部地區天氣可能潮濕。部分地區的降雨量是正常水平的300%以上。
盡管如此,2009年大豆種植面積、單產和產量均創下紀錄高位,不過極其緩慢及潮濕的收割導致部分地區品質出現下降。如果未來幾周降雨增強,今年可能也會出現這種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