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脫水機工作原理
1、板框式污泥脫水機:在密閉的狀態下,經過高壓泵打入的污泥經過板框的擠壓,使污泥內的水通過濾布排出,達到脫水目的。
2、帶式污泥脫水機:由上下兩條張緊的濾帶夾帶著污泥層,從一連串有規律排列的輥壓筒中呈S形經過,依靠濾帶本身的張力形成對污泥層的壓榨和剪切力,把污泥層中的毛細水擠壓出來,從而實現污泥脫水。
3、離心式污泥脫水機:由轉載和帶空心轉軸的螺旋輸送器組成,污泥由空心轉軸送入轉筒,在高速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下,產即被甩入轉鼓腔內。由于比重不一樣,形成固液分離。污泥在螺旋輸送器的推動下,被輸送到轉鼓的錐端由出口連續排出;液環層的液體則由堰口連續“溢流”排至轉鼓外靠重力排出。
4、疊式污泥脫水機:由固定環,游動環相互層疊加,螺旋軸貫穿其中形成的過濾主體。通過重力濃縮以及污泥在推進過程中受到背壓板形成的內壓作用實現充分脫水,濾液從固定環和活動環所形成的濾縫排出,泥餅從脫水部的末端排出。
污泥脫水機工作流程
1、污泥池內的污泥通過污泥輸送泵,被輸送至計量槽,通過調節計量槽內液位調整管調節進泥量,多余的污泥通過回流管回流到污泥池。
2、污泥和絮凝劑在絮凝混合槽內,通過攪拌機進行充分混合形成礬花,理想的礬花直徑在5mm左右。
3、礬花在濃縮部經過重力濃縮,大量的濾液從濃縮部的濾縫中排出。
4、濃縮后的污泥沿著螺旋軸旋轉的方向繼續向前推進,在背壓板形成的內壓作用下充分脫水。
5、脫水后的泥餅從背壓板與螺旋主體形成的空隙排出。可以通過調節螺旋軸的轉動速度和背壓板的空隙來調節污泥處理量和泥餅的含水率
污泥脫水機選型
污水經過沉淀處理后會產生大量污泥,即使經過濃縮及消化處理,含水率仍高達96%,體積很大,難以消納處置,必須經過脫水處理,提高泥餅的含固率,以減少污泥堆置的占地面積。
一般大中型污水處理廠均采用機械脫水。脫水機的種類很多,按脫水原理可分為真空過濾脫水、壓濾脫水及離心脫水三大類。本文就國內污水處理廠經常選用的壓濾機(包括帶式壓濾機及板框式壓濾機)和離心式脫水機的工作原理、設備選型時需重點考慮的問題以及維護運行成本等作一介紹。
1, 帶式壓濾機受污泥負荷波動的影響小,還具有出泥含水率較低且工作穩定啟耗少、管理控制相對簡單、對運轉人員的素質要求不高等特點。同時,由于帶式壓濾脫水機進入國內較早,已有相當數量的廠家可以生產這種設備。在污水處理工程建設決策時,可以選用帶式壓濾機以降低工程投資。目前,國內新建的污水處理廠大多采用帶式壓濾脫水機,例如北京高碑店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五臺脫水機全部是帶式壓濾脫水機,濾帶、輥壓筒投入運行以來情況良好,所以在二期設備選型時仍然選用了這種機型。
2,一般板框式壓濾機與其他類型脫水機相比,泥餅含固率*,可達35%,如果從減少污泥堆置占地因素考慮,板框式壓濾機應該是shou選方案。 濾板的移動方式。要求可以通過液壓一氣動裝置全自動或半自動完成,操作不方便 ,濾布振蕩裝置,以使濾餅易于脫落。與其他型式脫水機相比,板框式壓濾機*的缺點是占地面積較大。以北京高碑店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使用的帶式壓濾機和鞍山工業污水處理廠使用的板框式壓濾機為例作比較:高碑店污水廠處理污水量為50萬t/d,污泥產量1852.5m3/d,干物質92.63t/d,采用五臺德國KLEIN-KS30型帶式壓濾機,每臺壓濾機的基礎占地面積僅為2750乘3500mm,鞍山污水廠處理水量為22t/d,干物質275t/d,采用六臺板框式壓濾機,每臺壓濾機地基礎占地面積達2400乘12000mm,同時,由于板框式壓濾機為間斷式運行,效率低,操作間環境較差,有二次污染,國內大型污水處量廠己很少采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